旺報【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大陸遺體捐贈流程不佳,缺乏生命倫理觀念,不尊重逝者,除有醫學院完成教學後,將大體混在土中隨意丟棄,還曾傳出有醫學系女大生與人骨合照;類似的負面消息不斷傳出,民眾捐獻意願低落,導致教學遺體數量不足,像北京的醫學生平均每16名合用一具遺體,難以滿足教學、研究的需求。
據《新京報》日前報導,大體捐獻在大陸主要用於醫學院校教學使用,因此多由大學負責管理;以北京為例,市內作為「大體接受站」的學校,除有「陸校龍頭」北京大學醫學部,還有直屬大陸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管理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及首都醫科大學。
16年僅2千人捐贈成功
雖然負責管理遺體捐贈的是重點大學,仍無法提升民眾捐獻意願;教學品質不佳,相關法規不完善,不只學校收到的遺體來源不清,親屬也無法掌握捐贈後的處理狀況。此外,醫院與大學缺乏合作,有捐贈意願的民眾在醫院詢問半天,一問三不知,無人能在第一時間回覆簽署流程與地點。
根據官方統計,1999年起至去年,北京市雖已有1萬9908人主動報名捐大體,其中有1萬729人向北京市政府辦理公證,獲官方認可,但16年來卻僅2097人確實捐贈成功,且去年更只有235具大體捐給學校;數量太少,無法滿足教學與研究。
「北京的醫學院校教學需求大,但捐獻者數量遠遠不夠」,北京解剖協會秘書長司銀楚指出,1999年之前,北京平均每4名醫科生可使用一具大體,如今變成16名學生合用一具大體,「上課根本無法實際操作」,教學品質不理想。
學生被批不尊重逝者
大體捐獻人數少,除問題出在大陸殯葬倫理觀念不足,醫學院校也缺乏生命教育教學。日前曾傳出山東大學醫學院解剖室拆遷時,部分已完成遺體教學的大體被混在土中,丟在距學校約5公里遠的村莊;另外,還有某醫學系女大生將頭骨放在頭頂上拍照;這類消息不斷傳出,導致民眾信心不足,無法將捐獻大體與生命關懷畫上等號。
為提升醫科生的大體倫理觀念,日前位於山東的德州學院醫學系,便在校內宣揚「無語體師」的概念,要求學生在完成解剖課程後,身穿白衣,向大體老師行告別禮;傳達敬意的同時,也傳授生命教育。
- Apr 16 Sat 2016 15:29
大體不足 陸醫科教學受影響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